化藥口服固體制劑連續制造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3月21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化藥口服固體制劑連續制造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旨在鼓勵創新和制藥現代化,統一審評尺度,助力ICH Q13指導原則在國內實施。
連續制造工藝具有生產步驟連續無間歇、生產效率高、設備占地面積小、產品質量實時監控、生產批量易于調節等特點,有助于提高藥品質量?!吨笇г瓌t》適用于化藥口服固體制劑的連續制造,其中所述的連續制造工藝通常適用于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操作直接相連組成的整合工藝。
《指導原則》闡明了化藥口服固體制劑連續制造相關概念、控制策略、工藝驗證、穩定性研究、批量變更、藥品質量體系、申報資料要求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和監管考慮,相關要求與ICH Q13的基本原則和理念保持一致?!吨笇г瓌t》提出,申請人在研究過程中,可一并參照 ICH Q13 及其他相關指導原則,加強對連續制造相關概念的理解,基于科學的研究方法,建立有效的控制策略,保證在連續運行期間工藝始終維持受控狀態,及時發現瞬時擾動并剔除可能產生的不合格物料,確保輸出物料符合預期質量要求。在產品生命周期中,包括商業化生產階段,應持續監控和評價工藝性能,對產品質量進行監控和趨勢分析,以促進持續工藝確認和工藝改進。
《指導原則》明確,連續制造工藝可應用于生產過程中的部分或全部單元操作,生產模式中可以包含緩沖管線或儲罐。申請人應在申報資料中說明定義生產批量的方法以及擬定的商業批量或范圍。
在控制策略部分,《指導原則》詳細介紹了過程動態、物料特性研究和控制、過程監測和控制、物料可追溯性和分流、工藝模型、實時放行檢驗、質量標準、設備設計與系統整合等連續制造工藝中重要的控制策略要素,并提出應用建議。例如,在藥物開發過程及整個生命周期內,應考慮采用適當的風險分析、實驗研究和/或建模與模擬,以評估預定生產運行期間物料屬性對物料流動、過程動態和最終產品質量的潛在影響,并在制定輸入物料質量標準時說明擬定物料屬性可接受范圍的合理性。申請人應合理制定分流策略,建議對分流物料量設定安全閾值,確保不合格物料可以被分流并移除。
對于申報資料要求,《指導原則》指出,采用連續制造生產的藥品注冊申請申報資料適用CTD格式,應在申報資料相關章節整理提供連續制造相關內容。(許明雙)
(責任編輯:張可欣)
分享至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徐景和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會藥品圓桌會
3月25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會期間,以“改革創新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藥品圓桌會在京召開。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景和出席會議,作主旨發言,并與參會的中外代表互動交... 2023-03-25 21:22國家藥監局離退休干部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3月24日,國家藥監局離退休干部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老干部局長會議、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和國... 2023-03-24 16:34